|
医疗投资的认知盲区:服务链条割裂自从2014年资本点燃了医疗投资的虚火,高烧正在逐步退却,虽然明确了这个市场的特殊性和挑战性,但市场对医疗服务投资的整体性认识依旧模糊,仍然认为只要满足了部分条件就能获得发展。正是基于这种片面的认识,市场上的资金虽然不再投资看不到前景的线上,但对整个医疗服务的投资仍缺乏整体性思维。 在互联网投资中,市场经常可以听到赛道论或者老二必死等理论,在具体的市场实践中,确实也印证了部分理论。但在医疗投资领域,如果秉持这种理论来投资,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医疗领域的区域性特色导致的赢家通吃理论完全失效,既然不存在赢家通吃,自然也就不存在赛道了,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先进入者就能做大,后进入者就会失败。而且,表面来看,行业规模巨大且增速非常快,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不是第三方能获得的。 其次,在一个以公立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下,私立的医疗服务永远只可能是补充,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大型产业集团可以在体系外进行自我构建,但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举措,没有10-20年是不可能有所成。而且,公立医疗服务体系极其割裂,和任何一家的合作都是需要资源来配置的。因此,在这样一个市场,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利润的获取都是非常缓慢的。在一个追求短期投资回报的市场,医疗投资的长期性是与市场有冲突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医疗服务体系自身的巨大挑战——服务链条割裂制约了投资的成功可能性。所谓医疗服务链条的割裂是指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断裂的而没有有效的衔接,对于病人的治疗也是集中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性服务的思维。表面来看,医疗服务链条的割裂有着诸多原因,比如医院之间的竞争、医生之间的竞争、医生不能自由执业和中国医疗行政管理的多头等。但事实上,服务链条的割裂是由于支付方始终没有能力来对医疗体系进行有力的制衡,也就无法理顺服务链条,最终导致了整个医疗服务链条的完全分散和各自为政。 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服务,无论是医院还是诊所,每个服务主体都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不停的去扩展和做大营收也是非常正常的。而对于医生来说,获得体面而足够的收入也是他们的基本职业保证。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是服务方强势,支付方弱势,一切按照服务方自身的需求来发展,而服务方更多是推动现行医疗体系内最能赚钱的部分来大规模发展,不能赚钱的则逐步弱化。举例来说,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对病情的诊断正越来越依赖仪器检查,治疗的方案也主要依赖药品和手术,而对于产品之外的服务如复诊和疾病管理的兴趣越来越小,因为无法从这些服务中获取相同的收益。这就慢慢扭曲了整个医疗服务,使得服务链的断裂越来越明显。 而在支付方强势的体系下,任何新型的医疗服务都是为了弥补医疗服务链条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为病人提供完整性的服务,最终达到控费的目标。比如,美国的数字医疗是为了弥补门诊之外的服务欠缺,提供更多的诊前和诊后的服务,以帮助病人更好的提升健康水平。这些服务并不是原先就缺乏的,而是原先线下就有,但线上的服务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新型的零售诊所也是如此,在大量没有保险的人群购买了保险后,新涌入的人群需要快捷便宜的服务已满足保险的赔付需求,这才推动了快速诊所的发展。而日间手术中心也是原先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只是随着保险压力的加大和新加入保险人群的需求,大量的医院将其分拆,从而提高效率。所有的医疗服务都是贯穿在整个链条上的,为患者提供的是整体性的服务,从而能达到更好的疗效,这也是支付方一直推动的价值医疗的结果。 而在中国,支付方长期只赔付诊疗环节,诊前和诊后一直是断裂的,这导致医疗服务链条整体是断裂的。这也就是很好理解为什么在一个线下本身就不存在的服务上去嫁接一个线上的服务,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常识。同样,即使现在就放开医生的自由执业,由于链条是断裂的,支付方的赔付还是集中在诊疗环节,医生的收入还是要依靠产品,还是无法真正推动任何的医疗创新。而要弥合断裂的链条,就必须依靠支付方去重塑医疗服务流程,明确赔付的范围和价格。在一个公立主导的体系下,市场作为有效的补充还是能从中找到明确的机会,但并不能指望在服务上能有太大的市场机会。 因此,即使医生放开了自由执业,即使医疗数据全面打通(当然,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短期内并没有可能),医疗服务的链条依旧无法串起来,也无法在事实上推动医疗服务的创新。不过,市场也认为,健康险的发展将是推动服务创新的动力。但是,中国目前健康险的快速发展是与医疗服务无关的,主要是重疾和医保补充,而非赔付型的保险,这类保险完全无助于市场的推动。所以,即使健康险的规模每年翻番也对医疗服务市场没有太大影响。 总之,在没有支付方重塑服务链条之前,任何的创新只是一种割裂的医疗服务,不仅无法打开医疗服务市场,还将加剧这种割裂的状态。如果医疗投资者无法认识到市场的割裂性,其在医疗服务的投资大部分终将失败,且无可挽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