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行业报道 >> 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进口替代趋势渐显
详细内容

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进口替代趋势渐显

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态势气势如虹,年复合增长率达18%。其中,创伤类、脊柱类和关节类三类骨科植入物在整个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的份额合计超80%。后两者的技术壁垒较高,外资品牌占尽优势。不过,这两年来国家层面接连出台政策,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国产大型骨科厂商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渗透率较低
根据行业权威机构EvaluateMedTec统计,中国骨科市场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期,2015年市场规模达166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骨科市场,约占世界规模的51%;2012-2015年复合增长率达18%,预计到201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根据中国外科植入物专委会数据,到2050年,我国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将增至2.12亿,而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相关。我国各种关节炎重症患者超8000万人,现有肢残患者约75万人。同时,每年新增骨损伤患者约300万人,庞大的患者基数为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的加速扩容带来机会。
“目前国内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没有接受植入物治疗。”威高骨科总经理弓剑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我国创伤、脊柱和关节市场渗透率分别为4.9%、1.5%和0.6%,而美国分别为66%、38%、43%,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政策方面,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鼓励类行业,《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转向产业规划》等多项政策将骨修复材料、人工关节和脊柱等骨科植入物列为国家重点开发产品。
进口替代或成趋势
与跨国骨科企业相比,国产骨科企业在原材料、生产设备和工艺、资金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致使高端市场大部分被外资品牌占据,国产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仿制产品。
2014年,强生、史赛克、捷迈邦美、美敦力等外企合计占我国骨科市场份额的65.58%;从细分领域来看,外资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植入物分别占比57.05%、68.99%和69.38%。可以看出,创伤类是唯一一类没有被国外厂商主导的产品,但也预示着国产品牌在关节和脊柱领域的增长空间更大,近5年来人工关节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都超过了20%。
弓剑波对此分析认为,“目前创伤类产品已经可以实现国产化,一些中小医院基本上都是用国产创伤产品,未来国产厂商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脊柱和关节领域的进口替代。”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人工关节基本上都是采用进口产品。究其原因,关节类产品技术门槛高制造工艺难,国产品牌目前还无法与进口品牌相媲美。
外资品牌虽然占优,但市场竞争态势正在生变。“随着医保政策的倾斜以及国产品牌技术积累,本土企业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汇添富医药行业研究院林小伟介绍,目前国内不少地区的医保政策对国产医疗器械和进口医疗器械的报销比例规定约为7:3,因此进口替代效应会逐渐显现。
“对于国内大型骨科耗材企业来说,进入高端市场并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国产品牌必须逐步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将产品销售渗透到三级医院等高端市场,为中国患者带来性价比更高的骨科产品。”林小伟说,这是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竞争的必经阶段。
国产品牌蓄势突围
从国际路径来看,排名前五的骨科产品制造商强生、史赛克、捷迈、Biomet、美敦力均通过不断兼并收购而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施乐辉2007年收购北京普鲁士、捷迈2010年收购北京蒙太因、美敦力2012年出资8.16亿美元收购康辉、史赛克2013年收购常州创生等。
国内骨科医疗器械企业也在借助资本手段提高创新及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近年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主要有威高骨科、微创医疗、凯利泰、春立医疗、创生、康辉公司等。其中春立、微创、创生、康辉等均已在香港或美国上市,凯利泰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威高骨科于近期宣布拟借壳恒基达鑫登陆A股。据了解,威高骨科已在市场获得较高知名度,今年将推出面向高端市场的海星人工关节产品,将在三甲医院与跨国企业直接竞争。
“目前国产骨科品牌有七八十家,未来会集中于十家左右。”弓剑波表示,国内众多骨科企业小而散,集中在低端市场低价竞争,最终将会倒掉一大批。“骨科医疗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新产品开发周期长。同时,这个行业越来越需要企业能提供制造材料、基础设备精密程度、渠道覆盖、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系统化解决方案。”他预计,国家骨科医疗器械的招标政策有望在三到五年内落地,更有利于有技术积累、有原创性研发优势、产品质量控制好、品类齐全且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企业在竞争中胜出。 

引流袋 尿袋集尿袋防逆流引流袋抗返流引流袋精密计量引流袋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网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