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行业报道 >> 这些年,深圳在医疗行业监管方面默默做了很多事
详细内容

这些年,深圳在医疗行业监管方面默默做了很多事

1月18日,深圳最新公布了该市119家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30家医院得到了表彰,23家医院受到通报批评,11家医院被提醒注意,5家医院被黄牌警告。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这119家医院包含了社会办医院,二级以上社会办及其他医院在护理管理、护士培训、护士安全意识、护士能力等方面都能满足目前医疗护理需求。
评价后,深圳市按照A、B、C、D、E级单位公布结果。这五个级别的医院中,A级医院得到通报表彰、B级医院表扬,除C级医院外,D级和E级医院分别根据过去几年的综合表现给予通报提醒注意或黄牌警告。我们看几个例子:深圳港龙医院2014年、2015年连续两次D级,受到黄牌警告。深圳肖传国医院2014年评为E级、2015年评为D级,受到黄牌警告。深圳健丰医院2013年、2014年评为E级、2015年评为D级,受到黄牌警告。从医疗质量评测的规律来看,政府办医院平均得分(89.68分)高于社会办及其他类型医院(74.17分);深圳市属医院平均得分(93.93分)高于深圳区属医院(88.40分)。
大家要问了,那评估的依据是什么呢?能够令人心服口服吗?第一是依法执业,医疗广告监管和医疗卫生人员资质监管是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第二是行业评估,具体包括医疗核心制度执行、病例综合质量、重症医学、病理质量、临床路径管理、阳光用药和药事管理、临床检验、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医学装备管理、输血管理、医院信息化和统计病案管理等12项。
从评价结果看,医疗核心制度方面,一二三级医院得分率呈上升趋势,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得分率较高。在重症医学方面,二级医院的重病医学科总体水平正向三级医院靠拢。在护理质量方面,政府办医院、二级以上社会办及其他医院在护理管理、护士培训、护士安全意识、护士能力等方面都能满足目前的医疗护理需求。
根据评价结果,深圳市也给出了医疗质量的整改方向6点,既包括监管部门的职责,也包括医疗机构的职责,而医疗机构整改最重要的是“消除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围绕医疗核心制度和药事制度进行整改。其中包括:(1)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整改,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2)深圳市医管中心、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所属医院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3)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历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4)促使就诊流程持续优化、就医环境全面改善、诊疗流程更加合理、过度医疗逐步遏制,患者满意不断提高。 (5)编制《深圳市医院药事管理核心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继续推进阳光用药平台建设,实现用药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实时监控,强化合理用药实时管理。(6)推动多元化监管体系的建立,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综合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对投诉纠纷和违法行为较多的机构增加监督频次和监管力度;大力扶植建立医疗行业协会,积极鼓励行业自律。
熟悉医改的朋友都知道,公立医院改革最大的难点是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管办分开中最难做的是,卫生部门充分放权,同时承担起行业监督和管理的角色。政事分开中最难的是,取消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按照专业化管理依法治理医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卫生部门行业监管职能发挥不足,在没有管办分开的情况下,卫生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只关心公立医院的“门前雪”,对社会办医的监管视而不见,发生问题后不能一碗水端平,对公立医院这个亲儿子不能依法管教。
深圳推进管办分开后,首先是不断推动和完善深圳市医管中心依法独立运作,借鉴香港医管中心法定机构的模式。与此同时,深圳卫生计生委承担了全行业监管职能。
总结深圳医疗行业管理模式,首先是公开透明,不仅公开了医疗机构质量评价,深圳卫计委官方网站还在信息公开的显眼位置公布了该市次均费用情况。第二点是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向社会公布了核心医疗质量制度是未来的改进方向。第三是多元化评估。这三点恰恰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行业监管缺失的。
行业监管完善的一个重大好处,是通过公开透明的监管促进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会办医在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不断进步。就拿社会办医来说,深圳市在社会办医的准入方面是非常开明的,取消了申请过程中数量和地点等许多不合理的限制,但也同时加强了过程监管。从现实的条件看,社会办医在医疗质量方面非常薄弱、良莠不齐,在多元化医疗体系中,如果不能推进全行业医疗质量进步,多元化办医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坑害,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从目前阶段来说,对于需要积累社会和患者口碑社会办医来说,“面子压力”已足够让医疗机构有动力改进医疗质量了。我们也了解到,深圳市正在进行医疗质量认证制度,政府简政放权,放弃行政化的医疗质量管理。
过去,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监管方面听到的更多是理由,比如监管人手不足、没有监管标准啊……但这真的只是借口而已。真正的问题是: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

引流袋   尿袋  集尿袋 防逆流引流袋 抗返流引流袋 精密计量引流袋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网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